西北政法大学公安学院是全国第一个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研究的公安政法院校,先后完成2015年陕西省教改项目《刑事案件侦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研究》、 2017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公安刑侦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软件开发》和2017年度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项目《现场勘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研究》等。开发的《刑事案件侦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软件是全国第一个公安刑侦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软件,2016年11月取得了软件著作权登记证,该软件2016年获全国高等学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成果二等奖,2021年5月获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师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创新大赛创新实践组二等奖,2019年5月《刑事案件侦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刑事案件侦查虚拟仿真实验中心是全国公安政法院校第一个公安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016年10月获批陕西省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019年6月西北政法大学公安学院被确定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创新联盟公安技术组组长单位,副院长台治强教授任组长。
(1)实验的必要性及实用性
1)必要性
《刑事案件侦查》课程是公安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传统的《刑事案件侦查》课程教学,偏向于课堂讲授,缺乏实验实训环节,学生学习热情不高,主动性不强。而且复杂的案件侦查环节和程序难以通过传统实验模拟实现,难以进行认知以上的更深度学习,急需一个能够将案件侦查活动的全过程如接报案、现场勘查、现场摄影、视频侦查、物证分析检验、调查访问、辨认、讯问等有效组合的综合性实验平台。本课程不但弥补了刑事案件侦查教学中实验实训的不足,更好地支撑课程教学,还很好地解决如下传统实验教学的瓶颈问题:
1. 案件情况和现场无法再现,侦查过程不可逆,各种侦查程序、侦查方法和侦查技术无法同时体现。
2. 侦查技术和物证技术涉及的仪器设备成本高昂,耗材费用大,实物重建模拟现场费时费力,影响实验教学的实际成效。
3. 相关课程碎片化,缺乏有机整合和综合能力训练环节,知识融合、综合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差。
4. 学生侦查程序不掌握,案情不会分析,技术方法不熟悉,动手能力差,侦查文书不会写。
2)实用性
1. 利用虚拟仿真实验的特有效能,虚实结合的案情设计和逼真的各种场景、角色和实验环节设计,突破传统实验的瓶颈。充分拓展了课程教学的深度、广度和难度,解决“做不到”“做不好”“做不了”“做不上”的现实问题。
2. 以公安实战为背景,以真实案件侦查为样本,通过案件侦查虚拟仿真综合实验,融合多门专业课程知识,搭建综合训练平台,达到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培养学生案件侦查的综合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
3. 规范性的侦查程序,丰富和前沿的侦查技术方法,贯穿案件侦查全部过程的综合设计型实验,使各项实验内容均达到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激发了学生的实验热情。
4. 侦查文书写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和训练。根据公安司法机关实际办案需要,筛选出使用频率较高的24项侦查文书为必做实验,很好弥补了侦查文书写作课程的缺位,解决了学生文书写作能力缺乏系统训练的问题,使学生的案件侦查、现场勘查、物证技术和侦查文书制作“四位一体”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2)教学设计的合理性
1)通过三维仿真技术,再现案发现场,还原一个入室盗窃杀人案件的侦查全过程。学习者通过该课程,不仅对侦查业务和理论知识、流程规范达到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而且还能熟练掌握刑事案件侦查各方面知识技能的综合应用。逼真的犯罪现场、案情和角色是激发学生模拟训练学习的原动力,在设计时尽可能做到案情的逼真、现场和办案环节的逼真、涉案人员的逼真,做到虚实结合。
2)实验教学设计体现了侦查程序的规范性和侦查技术方法的丰富性和前沿性。在模拟侦查的程序、过程、方法和步骤的设计上,遵循办案规律,努力做到符合《刑诉法》、《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程序规定》、《刑事案件现场勘查规则》等法定的办案程序和办案要求,科学制定综合实验的程序和实施方案。设计了一些传统实体实验无法实现的高科技、高成本的实验内容,如涉案视频内容的分析研判、电子数据提取与分析、DNA检测与查询、手印和足迹检验与查询等实验项目,并完全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来进行设计和要求。
3)贯穿案件侦查全过程的综合性实验和丰富的专业课实验内容设计,使学生对侦查原理、流程、措施和侦查技术通过模拟训练有效掌握,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以实际案例为背景,设计和布置了模拟案件现场、案情和角色,让学生模拟办案民警综合应用所学过的侦查专业知识和理论,从接报案环节开始,展开现场勘查,提取各种痕迹物证和涉案监控视频,召开案情分析讨论,开展各种侦查措施和侦查技术,通过调查、取证、辨认、物证鉴定等途径确定犯罪嫌疑人、通过侦查讯问落实证据,直至案件侦查终结,同时制作各种侦查文书等开展一系列虚拟仿真侦查活动。
(3)实验系统的先进性
本实验为适应我国公安类本科专业的教学特点和需要,将信息技术、虚拟仿真技术与实验教学深度融合,坚持“学生中心、问题导向、学科融合、创新实践”的实验教学理念,按照“虚实结合、以虚补实”的原则,在全国公安政法院校中首次通过虚拟仿真的形式还原一个真实案件的侦查全过程,由8个三维实验场景构成不同的虚拟仿真实验环境,由10个关键侦查环节和60余种现场勘查工具构成丰富的实验内容,成功将案件侦查所涉及的多门课程相关知识和内容整合,融会贯通,构成一个跨课程的集综合知识和技能训练为一体的综合设计型实验。开发的刑事案件侦查虚拟仿真综合实验教学软件及配套的侦查文书制作实验教学软件具有原创性。
本实验以使用者为主体,利用开放式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运用Unity3D 、3D Studio Max、Maya以及Visual Studio等开发工具,以人机互动、3D模拟、动画等技术手段,引导实验操作者在三维仿真模拟的实验场景中通过操作键盘、鼠标模拟真实实验操作,采用虚拟设备仪器系统开展针对性的交互使用训练,如身临自然,实现沉浸式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探究的热情。提高了原有传统实验的效率,拓展了原有实验的深度和广度,实现传统线下实验与线上虚拟仿真实验相结合。实验系统建成后与兄弟院校实现了资源共享,其他院校师生在网络实验平台学习后,对实验系统给予了一致好评。